定位中…
更多
搜 索
手机版
手机版神选车
电动汽车难以打开超豪华市场的原因:从开始就在打性价比的牌
原创 天和Auto 2025/11/2 14:45:45 --阅读

“你会花费一百万买电动汽车吗?”

“并不会。”

“为什么呢?这些车能上山、能下河,不比燃油车好吗?”

“我为什么要开一辆车去下河,不开一辆专业越野车上山?是小型船舶或快艇不可靠,还是专业飞行器不如两用车?术业有专攻。”

“可是一辆车能解决的问题你却要花费很多钱买许多种交通工具,哪个性价比高?”

“你知道电动汽车为何难以打开超豪华汽车市场吗?就是因为你所讲的性价比。”

……

 

在与一名喜欢讨论且自带“ETC属性”的读者聊天时,再次讲到了为何电动汽车难以打开超豪华汽车市场的话题。相信有一定理性逻辑分析能力且持续关注汽车行业发展的网友们都已经读懂对话中的内容。不管是从进口车数据还是国产汽车数据来分析,超豪华汽车市场基石依然是燃油车;而且燃油车的市场占有率是绝对的主流,电动(含增程产品)的占比是极低的,似乎大多数“老钱”还是偏爱燃油车。

 

哪怕现在的高级电动汽车产品能下河,甚至能带一个小型飞行器——许多电车粉丝就以这些产品来提问。

可是答案非常清晰。

将多种功能集成于一台交通工具上的产品,其往往是一个“中等生”的角色;也就是没有哪一项会特别突出,以车型来举例的话,其特点就像是SUV,过于平庸了。如果仔细观察则会发现真正的超豪华级畅销车是鲜有SUV产品的,基本都是以大型豪华轿车、越野车和跑车为主,即便是劳斯莱斯也只是在近些年里才推出了库里南这种产品。

究其原因正是超豪华汽车产品对应的用户所追求的往往是某一项成绩特别突出的车辆,其并不追求车辆功能层面的“全能;”因为在其观念中普遍认可“全能必定不等于全优”的观点,而自己的用车需求一定有某一项是特别高的,所以真正畅销的超豪华汽车往往是“偏科生。”

 

并且功能越多则故障率越高,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而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诸多高认知人群都认可的观点,而高认知人群对应的普遍是高收入人群。那么这些人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是更愿意去买一辆可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多用途汽车,还是买一辆简单可靠且足够有品牌调性的汽车以彰显自己的品味,再买一辆在其他场景中实用的硬派越野车,顺手买一辆带有进口高功率马达的快艇玩一玩呢?其实就算是真正的直升飞机也不是很贵,如果有些“老钱”真的喜欢飞行的话,买上一架玩一玩也不是不可以,但专业的产品还是有专业的企业来做才好,于是那些飞行器制造商往往会更受这些用户的认同。

什么交通工具干什么事情,多拥有一些交通工具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对于“老钱”而言反倒是更多的乐趣。

 

重点是不追求性能价格比(简称性价比)。

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观念和真正的超豪华汽车产品市场用户的消费观念存在很大的鸿沟,而现在的诸多自主品牌并没有这样的认识。

然而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不论是特斯拉、比亚迪还是其他电车制造商,其从开始就是依靠主打性价比的牌来获取市场份额的——即便其初期打造的汽车性能远超过同价位的燃油车——但是有没有发现汽车市场里始终有性能与其相当的同级别的燃油车?这就是关键点所在。

 

现在有售价二十多万元即可实现3秒级破百的轿车或旅行车。

可是现在依然有售价百万级且同样能实现3秒级破百的轿车或旅行车。

所以电动汽车至今也还是依靠性价比来获得一部分市场用户的认可,性价比的关键是价格,也就是说这些车辆的畅销是因为性能强,但更重要的是性能强的汽车也足够便宜。这就是特斯拉能快速风靡全球的核心因素,可是特斯拉的Model S/X的销量占比注定不会很高。

 

真正的“老钱”是不会去看性价比产品的。

电动汽车的“出身”已经决定其门槛,其现在的每一个标杆产品,实际还是以“比同级别燃油车便宜”来面向市场用户;所以面对需求的不是便宜而是产品品质、品牌格调和定位差异的用户时,吸引力难免会打折扣。

并且其中端产品已经达到汽车的性能上限,这一点也注定其不具备产品定位冲高的基础,燃油车却能依靠内燃机、变速器和驱动平台的分类来清晰划分产品定位,这就是燃油车能统治高端车市场的原因,未来基本不会变。

 

评论--
天和Auto天和Auto

TA的作品
查看全部
--
--
--
分享至
全部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