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魏牌高山8凭借近期出色销量逐渐打开市场之际,主打家用市场的高山7,却因定价策略陷入舆论漩涡;自正式上市以来,28.58万元的售价引发大量小订车主不满,更有不少人直言“这次被魏牌伤了心”。

当下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内,几乎云集着所有想要在市场上有所收获,且又想保住自己的产品调性、配置标准等自身特色的产品们,所以,现在的核心问题在于,魏牌的高山7,究竟高在哪里?它又能不能实现跑量的任务?答案是,很难!

高山7定价被指缺乏诚意,相比28.98万元的预售价,正式价格仅下调4000元,与用户期望的“25-26万区间”差距明显。不少用户表示,为等高7已等待近半年,不仅错过了购车补贴,最终还面对一个“下不了手”的价格。有用户说:“长城飘了,魏牌也飘了。”
在大家看来,高山7本可凭借产品力成为爆款,却被“蜜汁自信”的定价拖累,不仅未能有效抢占如奥德赛、艾力绅等合资MPV市场,反而沦为衬托高山8性价比的“配角”。

高山7的营销节奏也成为用户吐槽的焦点。
作为全新高山家族中售价最低、尺寸最小的一款,这款车原本计划与高山 8、高山 9 一起在今年5月亮相,但由于涉及配置调整等原因,所以魏牌宣布将采用“用户共创定价”模式,延后上市;于是从4月拖到9月才发布预售价,10月才正式上市,漫长的等待并未换来“惊喜价格”。
不少用户认为,所谓的“用户共创”并未真正听取市场声音。“如果是这个价,为什么要拖到10月才发布?”有用户质疑,“既然不打算降价,为何一直吊着大家?”。
这种“败好感”的操作,也让部分潜在客户转向竞品腾势D9。

产品层面,高山7虽然整体配置优于同价位合资MPV,但与自家高山8相比,却显得“诚意不足”。最明显的就是,高山7相对于高山8/9,尽管它的第一、二排标配了座椅通风加热,但高山7的第二排默认的是“招财猫”扶手的座椅,零重力座椅需要选装;而且,高山7的副驾没有10点按摩和腰部支撑4向电动调节,三排座椅也没有通风加热。

高山7当前的定价策略或与高山8近期的热销有关,数据显示,高山家族在5月推出高8、高9后销量显著提升,9月更是以7768台的成绩位列国产MPV销量前列。在此背景下,魏牌或有意通过高7的定价引导用户“加钱上高8”,并未将其视为真正走量车型。
汽车渝评
总的来说,高山7本身在产品力上并不弱,尺寸适中、配置够用,若能定价合理,完全有潜力成为细分市场的一匹黑马;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MPV市场,从营销节奏到最终定价,魏牌未能精准捕捉用户期待,反而因策略犹豫和定价偏高,导致潜在客户流失;所以,如何平衡品牌定位与用户预期,将是长城与魏牌亟待解决的课题。
©神选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51254090
请您登录神选车账号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