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更多
搜 索
手机版
手机版神选车
比亚迪高管称中国车市将要大洗牌,约有100家车企可能被淘汰出局
原创 天和Auto 2025/9/15 13:21:40 --阅读

据媒体报道: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在慕尼黑车展上称,随着中国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非理性竞争,中国汽车市场将面临大规模洗牌;约有100家车企可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出局!现在车企过多,价格战一旦退潮,不具竞争力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李柯还直言过去许多车企依靠打折、送优惠吸引消费者,但随着低价策略的失效,不少整车厂将面临生存压力,最终被市场淘汰。

 

最终会剩下多少家车企呢?

李柯只讲到可能会淘汰掉大约100家车企,却没有说可能会剩下多少家;这就是需要看一看目前国内有多少家整车企业了,现在其实没有完整的统计数据,只是有一个约数:超过100家;其中有接近20家行业头部上市企业,在500强汽车相关企业里,有比亚迪、上汽、一汽、北汽、广汽、奇瑞、长安、吉利、奇瑞、赛力斯、潍柴、重汽、陕汽、中通、宇通等等企业。

其次还有一部分供应商企业有较大的规模和知名度。

再次还有一部分依靠知名车企产品进行改、加装并二次销售的改装车整车企业,其知名度在一般汽车爱好者群体中不够大。

所以如果要淘汰掉大约100家车企的话,上述各类企业可能都要淘汰掉相当一部分。

 

实际在本土以乘用车为主的整车企业里,小范围统计内,应当是不足30家的。

其中有一部分私营企业,其余为央国企。

下面来简单汇总(排序不分先后):

  1. 一汽,有红旗、解放、奔腾、大众、奥迪、丰田、捷达等品牌
  2. 北汽,有北京越野、极狐、北汽福田、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等品牌
  3. 上汽,有荣威、名爵、智己、飞凡、大通、红颜、申沃等品牌
  4. 江汽,有江淮、瑞风、钇为、思皓、江淮重卡等品牌
  5. 东风,有东风、乘龙、猛士、岚图、风行、启辰、日产、英菲尼迪、本田、标致、雪铁龙等品牌
  6.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王牌、卡路里、二一二等品牌
  7. 广西汽车集团,有五菱等品牌
  8. 广汽,有传祺、埃安、本田、丰田等品牌
  9. 华晨金杯,有金杯海狮、阁瑞斯等品牌与产品系列
  10. 江铃,有江铃、福特等品牌
  11. 凯翼,有凯翼品牌产品
  12. 中兴,有系列皮卡产品和客车产品
  13. 福汽东南,有乘用车产品
  14. 海马,有海马品牌和部分产品
  15. 黄海曙光,有部分客车和货车产品
  16. 吉利,有吉利、领克、极氪、睿蓝、路特斯、沃尔沃、雷达等一系列品牌
  17. 奇瑞,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捷豹、路虎等品牌
  18. 比亚迪,有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等品牌
  19. 众泰,目前状况不理想
  20. 长城汽车,有哈弗、魏牌、欧拉、坦克、长城皮卡等品牌
  21. 赛力斯(原小康工业集团),有赛力斯、问界等品牌
  22. 卡威,有皮卡、消防车等产品
  23. 睿蓝,有力帆、睿蓝品牌
  24. 蔚来,有蔚来、乐道、萤火虫品牌
  25. 理想,有增程、纯电产品
  26. 小鹏,有纯电、增程产品
  27. 零跑,有增程、纯电产品
  28. 长安(新央企),有长安、深蓝、启源、福特、马自达、林肯等品牌

等等。

以上是有乘用车或主打乘用车产品的车企,主攻商用车的车企自然是陕汽、重汽、北奔还有上述客车制造企业。

剩余部分实在是想不出来了,也可能是因为不够了解。

 

不过不论如何,笔者认为不可能淘汰掉如此之多的车企;尤其是那些拥有诸多国际一线合资品牌的车企;不能否认现阶段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方面有先发优势,就像是曾经合资汽车也有先发优势一样。但是自主品牌在起步较晚的前提下依然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在内燃机和变速器两方面追到伯仲之间的水平,那么在工业4.0的阶段里,竞争对手在三电产业方面同样有追赶的能力。

 

并且在核心的电控和电机两方面,竞争企业实际不仅不落后反而在芯片方面略有优势。所以在技术方面最终还是会站在一条水平线上,各大车企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理论上也会相对均衡。

汽车市场体量巨大,仅国内市场超3000万辆的规模,理论上也容得下足够多的企业。

相信理想格局还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国内应当会剩下20家左右的整车企业;供应商企业则会遍地开花,唯一可能需要改变模式的是下游企业,但同样相信还是会有足够多的企业。

 

评论--
天和Auto天和Auto

TA的作品
查看全部
--
--
--
分享至
全部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