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理想汽车公布了二季度财报。
从财报来看,总营收302亿元,同比微降4.5%。
其中最主要的车辆销售收入为289亿元,同比下降4.7%;
新车交付量为111074辆,同比微增2.3%;
车辆毛利率为19.4%,较2024年同期的18.7%略有提升;
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0.4%,算是堪堪持平。
看起来,这真是一份“平淡”的财报。
然而,财报数据的平淡,并不意味着理想汽车在经营过程的平静。
我们知道,目前,理想汽车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
从增程到纯电,从国内到海外,从制造商到科技公司,理想汽车正在多条战线上同时推进战略转型。
所以,既然已经“钟山风雨起苍黄”,那么在接下来或许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理想汽车能不能完成“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伟业?
透过这份财报,其实很有一番说道。
01
面对波澜不惊的二季度财报,理想汽车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毫不避讳地预告: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车辆交付量为9万至9.5万辆,同比减少41.1%至37.8%;营收预计为248亿至262亿元,同比减少42.1%至38.8%。
这就好比理想汽车提前跟大家讲,你们不要看到我二季度的日子还算过得去,我知道自己第三季度的“苦”日子还没来。
甚至,CEO李想还特别究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其一、产品切换周期已经全面来到,因为增程向纯电过渡,所以导致增程L系列产品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缩。
目前,理想MEGA已经稳定在月销3000台以上,持续贡献纯电销量的基本盘;理想i8正推进产能的爬坡,力争在9月底累计交付8000-10000台,理想i6也将在9月份发布。
所以,对于增程车型,理想汽车会用智能化来巩固大盘,通过智能辅助驾驶的深度焕新,来强化产品竞争力。
但在短期内,既有的产线一定会被纯电占用一部分。当然,长期来看,通过产线的扩充,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
其二、市场竞争策略的“失误”导致了被动局面的出现。
李想将此谓之为“明牌被友商追着打”。
即,我们出一次牌,同行就会出两次牌,所以我们相当于让同行看着我们的牌和我们打牌,接下来我们必须加速技术平台和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确保出牌的频率更快。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三季度,将是理想汽车产品和技术的一个爆发期。
另外,李想还对舆情管理进行了制度性的反思。
针对此前MEGA车型的舆论风波,李想特别强调i6上市将建立包括销售团队专项培训、产品价值传达简化,以及媒体沟通前置机制在内的舆情防御三维体系。
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在听惯了各种粉饰太平的说辞之后,再听理想汽车的一番“自曝家丑”的细诉,反而觉得真诚。
本质上讲,这是一种从失策或者错误中找寻迭代价值的思维,是诚实的理想在转型期的自我剖析,以便更好地认清自我,看清周遭。
最终,理想得到的结果应该是,有机会将教训转化为成功的方法。
然而,理想汽车三季度销量、营收双降达40%的指引是不可回避的存在,理想汽车真的能扛过这一波冲击吗?
02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钱”来解决,如果解决不好,那就是“钱不够”。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理想汽车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亿元,而去年同期还仅为4.3亿元。
同时,二季度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为20.1%,车辆毛利率为19.4%,同比分别提升0.6和0.7个百分点。
预计三季度依然能维持19%左右的水平,总体上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仍保持健康水平,也进一步印证着理想汽车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截至二季度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达1069亿元。相当于日前看起来风头正经的小鹏汽车现金储备的3.2倍。
上述三组数据其实只说明一个问题,理想汽车不仅“有钱花”,而且持续赚钱的能力还在。
面对一个现金储备超千亿的新势力公司,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理想汽车仍然是一家保持良性运转的行业头部公司。
而这笔钱对于接下来的理想汽车至少可以做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是,足以提升纯电产能爬坡期的亏损耐受度;
二是,覆盖24个月研发支出,支撑VLA大模型持续训练所需算力投入;
三是,如果价格战避无可避,应对价格战的弹药库内弹药充足。
当然,面对转型期的冲击,除了现金储备之外,理想汽车还有技术储备作为应对。
从电话会议透露的信息分析得出,理想汽车的技术储备目前已经充分立体化。
首先是硬件层,理想自研辅助驾驶芯片将于2026年交付;
其次是算法层,根据计划,VLA司机大模型将于9月上车,并在11月开始首次升级;
然后是数据层,理想汽车已经搭建且启用智能强化学习的仿真环境,核心是依托世界模型来实现场景和数据的重建和生成;
最后是生态层,理想建立了德国和美国的研发中心,全面协同渠道端的全球化拓展。
不难发现,从资金到技术再到生态,有备而来的理想构建的其实是一个多维度防御体系。
现在回头来看理想的“自曝家丑”,更多是有底气的一种坦诚,绝非豁出去的不管不顾。
03
事实上,理想汽车所展现的诚实、储备足够给它带来希望。
关于未来,特别是未来两年时间里,理想纯电+增程的产品组合拳法肯定会练成。
届时,根据管理层规划,其产品策略也将有针对性地调整。
比如,南方主推i系列纯电,北方巩固增程优势;2025年聚焦中东出海,2027年布局L4自动驾驶。
除此之外,在技术进化路径上,理想重点将沿着VLA大模型的跃迁行进。
李想提出了“两年内比人驾安全十倍”目标。但这一目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依托于三个关键里程碑。
第一阶段,2025年第四季度将完成100亿公里仿真测试;
第二阶段,到2026年第二季度,全面实现城市NOA全场景覆盖;
第三阶段,到2027年,逐步推进物理世界智能体商业化落地。
本质上看,这一切都是理想汽车对智能电动车“第二增长曲线”的精准把控。
当友商们还在纠结“要不要all in纯电”时,理想已通过1069亿现金构筑试错空间;当业界热议大模型落地时,VLA的强化学习环境已悄然运行。
所以,或许理想三季度的指引暂时向下,但它本身蕴含的力量正在蓬勃生长。一个坚韧的理想汽车正在具象化
©神选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51254090
请您登录神选车账号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