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6月10-12日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新馆)
2026深圳国际导热散热材料展览会暨高峰行业论坛
1.中小功率且热密度高场景:对于 5-50W 的中小功率芯片,若热密度较高,即芯片表面积小、单位面积发热集中,如 DC-DC 电源芯片、射频芯片等,传统导热垫片可能因贴合度不足导致热阻过高,而 6.5W 相变膏在温度升高后能更好地填充界面,降低热阻,适合此类场景。
2.大功率且界面不平整场景:对于热耗>50W 的大功率芯片,如 CPU、GPU、功率管等,它们通常会搭配液冷或大型散热器。若散热器表面存在微小不平整(如粗糙度 Ra≥1μm),6.5W 相变膏可通过相变填充空隙,辅助降低热阻,但需配合高导热系数型号使用。
3.低功耗且环境苛刻场景:即使热耗在 3-5W 较低水平,若芯片工作环境苛刻,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芯片等,需要经历高低温循环、振动冲击等情况,6.5W 相变膏因其 “固 - 固” 相变特性,无泄漏、抗迁移,可避免传统硅脂干涸或垫片脱落问题,也能适用。
IGBT的界面材料
6.5W 相变膏适合多数中大功率 IGBT 的界面散热需求,尤其在注重长期可靠性、抗环境干扰的场景中,表现优于传统界面材料。
1. IGBT 的散热需求与 6.5W 相变膏的匹配性
功耗与热密度:IGBT 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逆变器、光伏逆变器等场景,单管功耗通常在几十瓦到几百瓦,模块级功耗甚至可达数千瓦,热密度较高。其芯片与散热器之间存在界面间隙(如表面粗糙度、安装压力不均等),需要低热阻的界面材料填充。
相变膏的优势:6.5W 相变膏的导热系数(6.5W/m・K)属于中高等级,能满足 IGBT 的基础散热需求;且其 “温度触发相变” 特性(通常相变温度在 50-80℃,与 IGBT 的工作温度范围匹配),可在器件发热后软化流动,紧密填充界面空隙,降低接触热阻,优于普通导热硅脂(易干涸、抗老化差)和硬质导热垫片(贴合度不足)。
2. IGBT 的工作环境对相变膏的适配性
环境稳定性:IGBT 常工作在振动、高低温循环(-40℃~125℃)等苛刻环境中。6.5W 相变膏多为 “固 - 固相变” 类型,相变后仍保持固态(无液态泄漏风险),抗迁移、抗老化性能优异,可避免传统硅脂因干涸导致的接触不良,或液态相变材料的泄漏问题,长期可靠性更优。
安装与维护:IGBT 模块安装时需施加一定压力(通常 50-150N),相变膏在压力下更易贴合;且其无硅迁移特性,不会污染 IGBT 的栅极等敏感区域,适合对绝缘和清洁度要求高的功率器件。
3. 注意事项
若 IGBT 功耗极高(如模块级数百瓦以上),建议搭配更高导热系数的相变膏(如 8-10W/m・K),并结合水冷、均热板等强化散热方案,6.5W 型号可作为基础界面填充辅助使用。
需确保相变膏的相变温度与 IGBT 的工作温度区间匹配(避免相变温度过高导致未软化,或过低导致常温下过软易污染)。
与5W 导热硅脂 对比性
寿命对比:6.5W 相变膏的使用寿命通常更长。相变膏在常温下为固态,达到相变温度后会转变为高黏态或半流动态,能更好地填充界面空隙,且相变过程可逆,性能较为稳定。其理论使用寿命可达 10 年甚至更长。而 5W 导热硅脂一般使用寿命在 2-3 年左右。导热硅脂中的硅油容易挥发,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硅油分离,导致导热性能下降。
失效性对比:6.5W 相变膏的失效风险相对较低。相变膏多为 “固 - 固” 相变类型,无液态泄漏风险,抗迁移能力强,在高低温循环、振动等环境中能保持稳定性能。除非受到严重的物理损伤或长期在远超其耐受温度的环境下使用,否则不易失效。5W 导热硅脂更容易失效,除了硅油挥发外,还容易出现干涸、干裂现象,尤其是在高温环境或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导热性能大幅下降。此外,导热硅脂在受到振动或外力作用时,可能会出现移位,影响散热效果。
可靠性对比:6.5W 相变膏可靠性更高。它可以在器件发热后更好地填充界面,降低接触热阻,且能适应一定程度的界面不平整问题。同时,其在长期热循环和高加速应力试验后,依然能保持较好的热稳定特性,热阻甚至有降低趋势。5W 导热硅脂的可靠性相对较差,由于其容易发生干涸、移位和硅油分离等问题,可能会导致散热效率不稳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在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导热硅脂的表现不如相变膏。
8.5W 相变膏
8.5W 相变膏通常适合 50W 至 400W 的功耗范围,具体取决于芯片热密度和散热方案等因素,以下是详细介绍:
50W-100W 需平衡界面适应性场景:一些大功率芯片如常规的 CPU、GPU 等,功耗在 50W-100W 时,常搭配液冷或大型散热器,若散热器表面存在微小不平整(粗糙度 Ra≥1μm),8.5W 相变膏可通过相变填充空隙,辅助降低热阻,例如常规 R3、R5、i3、i5 处理器等,都可用 8.5W 相变膏来散热。
100W-400W 中高功率芯片场景:对于 200W-400W 的中高功率芯片,如高端 CPU、GPU 等,发热量大,对导热材料的导热性能要求较高,8.5W 相变膏能形成较好的 “导热通路”,有效传导热量,满足此类芯片的界面散热需求。
©神选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51254090
请您登录神选车账号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