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L的燃油箱到底可以加多少汽油?”
“视具体车辆而定,并无标准答案。”
“难道燃油箱容积偏差率没有国标限制吗?”
“已经没有了。”
“真的没有吗?”
……
关于混动汽车燃油箱实际容积和额定容积存在较大偏差的话题存在较大争议,在一例车主开额定容积50L(升)的汽车去加油,加注量显示接近68升的案例被曝光之后;有一些汽车爱好者拿出部分混动汽车燃油箱容积偏差率数据来尝试证明加油站并无问题,然而目前看来该加油站是存在问题,否则也不会停业整顿。不过这并非今天要讲的话题,新的话题是为什么混动汽车的燃油箱容积偏差率普遍很大,其中是否存在猫腻。
有读者问汽车燃油箱的容积偏差率难道没有国标限制吗?
有些汽车爱好者明确的说是有国标的。
该答案是错误的:
参考《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办法》GB 18296-2001的国标,其中确实有对额定容量和最大液体容量偏差率的要求——要求是额定容量为最大液体容量的95%!偏差率不得超过5%。但是这是2001的国标,该标准在GB 18296-2019的新国标里被取消了——额定容量上限没有硬性规定,改为动态监测要求。
所以现在的汽车确实可以在燃油箱的额定容积和实际容积方面搞出巨大差异,实际容积偏差最大程度已经达到34.29%!这还只是媒体测试过的车辆数据,没有测试的车辆里可能有偏差率更大的存在。
有趣的现象是插电混动汽车(含增程汽车)偏差率普遍较大,普通插电混动汽车的偏差率极其大。
为何会如此之大呢?
笔者认为可能是存在猫腻的,比如制造一种车辆更省油的假象。
许多插电混动汽车用户平日里是不用混动模式的,偶尔长途才会用一用;于是在加油的时候往往不会去看实际加注量,基本都是直接加满或者固定额度加注而不加满。如果车主选择每一次都直接加满而没有注意到实际加注量,那么其主观感受的耗油量就会偏低。
比如某款插电混动汽车的燃油箱标注安全容积(额定容积)是50L,实际有65升,加满一次能跑1200公里。
真实油耗高出1.25L/100km。
数据还真实吗?
有些车辆在进行耗油量测试的时候会直接用桶加注燃油,不会明确显示耗油量;那么实际加注65升但宣称只加了50升,其测试出的耗油量显然是虚假数据。而且通过容量偏差率实现的超长续航里程也能起到一定的迷惑性作用,对于不精于计算的汽车消费者而言,类似的测试数据则会成为选择的重要参考。
总结:
看来一些插电混动汽车续航里程数据是存在很大水分的,可是其燃油箱实际偏差率没有了限制,出现这样的结果则并不奇怪。但也只能说这些品牌还是在耍小聪明,不是能够坚持长期主义的汽车生产制造企业。而且打造插电混动汽车超长综合续航里程本也是一种欲盖弥彰,插电混动汽车想要省钱和环保的前提一定是“能用电则不用油!”用混动模式依然会有排放,其使用成本会是纯电模式的5倍左右,所以不论对于环境还对于用户而言,其都不需要超长续航里程,其真正需要的是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
反之,总是搞超长综合续航里程不过是为了掩饰其不够长的纯电续航里程,重视前者而非后者无非是加大燃油箱容积的成本远远低于加大电池组容量的成本。
在这一方面客观上还是中、高端插电增程混动汽车做的更好,在媒体测试的车辆里,普通混动类的偏差率均在20%左右、有超过30%的车辆;而增程汽车则普遍低于10%,甚至还有负偏差率的存在,某款新势力增程混动SUV的偏差率是﹣5.64%,标注50升容量的燃油箱实际只加注47.18升,但笔者认为如果加注到两至三次跳枪的话,应当也是可以加注到50升的,该车应当是把实际容量标注了出来。
该车来自一个品牌知名度较低的新势力品牌。
关于该话题就讲到这里。
©神选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51254090
请您登录神选车账号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