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哪些开车的场景是最令人头疼的?
在近日关于会车、远光灯和“反击灯”的话题讨论中,有网友提出了上述问题;其中有一条高赞评论值得讲解一番,那就是最令人头疼的开车场景:不论直行还是转弯,与电动车会车是最头疼的;因为他们基本都开远光灯!每每都被光线刺到眼疼。
感同身受,现在开车最怕走小路,遇到电动车不论司机如何用灯光闪烁提醒也得不到反馈;如果提醒频次过高,甚至还有可能发生口角产生纠纷。
难道电动自行车的司机们都不知道会车开近光吗?
这是许多网友的疑惑。
客观事实是许多电动自行车司机确实不知道会车开近光,因其可能没有机动车驾驶证,那么不懂得相关交通法律法规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也有一部分电动自行车司机是懂得会车规则的,然而也是毫无办法,或者采用相对极端的方法会车——有没有遇到过会车时对方电动自行车或三轮车开着远光灯,在提醒之后,司机选择直接关掉所有车辆灯光的情况?
笔者遇到过许多次,这些司机是真的好司机。
其之所以选择关闭车辆所有灯光,原因是车辆根本没有近光灯!亦或者说车辆的灯光完全不具备切换远近光的设计。
想要不晃到对向车辆,唯一的办法就是关闭灯光。
但是关闭灯光会影响对前方路况的判断,建议这些司机不要在会车时关灯,汽车司机们也只有多体谅。
问题的根源在于“GB17761”和ISO 6742.1”等标准。
参考:
电动自行车应装有前灯(近光灯)和后灯,仅具有电助力功能的电动自行车不适用。前灯(近光灯)和后灯应分别符合GB/T 31887.1-2019中4.5、4.3的要求,仅具有电助力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如安装前灯(近光灯)或后灯,也应分别满足相同要求。
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根源在于国标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远光根本没有要求,甚至就没有提到车辆需要远光灯;而前灯虽然有近光灯的描述,但是近光灯的安装往往是通过可调节角度的底座,这些装在底座上的近光灯经过长期的颠簸之后难免会松动,而在修复调节的时候往往就会把角度调成远光灯。
甚至有些车辆在出厂时就会把前灯的角度尽量往上调,以迎合车主的驾驶习惯。
如何解决问题呢?
既然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则可以制定相关的标准去约束,笔者认为电动自行车的前灯应当强制要求与车架融为一体,设计成为不可调整角度的灯具。
近光灯且必须配备遮光板或透镜,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应当禁止其上市销售。
同时对于已经使用可调前灯的电动自行车,交警应当进行劝导,在可调的前提下建议其调整前照灯角度;首次应当劝导,累犯则应当进行处罚。对于加装远光射灯的电动自行车,尤其是外卖配送车辆,首次发现则应当强制拆除并进行处罚。
双管齐下,电动自行车“晃眼”的难题则可以得到解决。
©神选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51254090
请您登录神选车账号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