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着仲夏之季,长安汽车完成了自组建以来最大的变革。
这家原本来自于中国兵器集团的“央企下属汽车企业”经国务院批准,实现了汽车业务分立。至此,长安汽车的发展坐标系上正式增添了“独立央企”的里程碑。
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为独立央企后,我们也可以预知其将会迎来一系列的变革。其中,以深蓝汽车为代表的“长安系新势力”,也会乘着国家队的东风乘胜而上。
简单来说,深蓝汽车因为母公司的独立,将会获得更丰富的资源乃至于市场品牌认知。进入到新能源下半场时代,深蓝汽车的赢面无疑又加大了几分。
首先,长安升维对深蓝汽车的影响有多大?
从短期来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整个长安系都在平稳运行,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并没有因为独立央企的关系而发生重大的战略调整。
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中国长安旗下各大车企的发展肯定会迎来一波利好。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说,以前在兵装集团旗下,长安虽然能赚取到大量的利润,但需要上交再进行分配。而现在长安成为独立央企,说白了自己的资源会更加充足。
在企业运营层面的自由度增加,有利于长安去把这些资源做进一步的整合以及分配。那么对于深蓝汽车来说,则可以更加高效地整合起长安汽车的供应链资源并进一步降低全产业链的自研成本。
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深蓝汽车的研发、供应链乃至于制造和渠道成本可能会进一步降低。结合深蓝汽车“两大平权”(电动化平权、智能化平权)的核心目标来看,长安汽车升格为独立央企,其实也为深蓝汽车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可以让深蓝汽车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动能。
说白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为深蓝汽车提供了一个成为“新世代科技卷王”的机会。至于深蓝汽车能不能把控住这样的机会,就全看深蓝自己如何运营了。
3年50万,深蓝造血能力其实很强
作为“20后”,深蓝汽车其实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品牌,甚至比蔚小理这样的新势力还要年轻。但我相信很多朋友对这个品牌的印象其实是比较深刻的。比如深蓝汽车首款车型SL03,就以高效的驱动形式、不错的智能表现、扎实的品质以及合理的售价吸引到了众多消费者并顺利出圈。
而在真实的用户评价当中,大家对深蓝汽车的纯电/插混系统效率、可靠性、安全性评价都很不错。这样来说吧,成立短短三年以来,深蓝汽车就已经突破了50万台的交付大关,位居央企新能源品牌销量第一。
从用户评价到市场表现,深蓝汽车都相当地争气。此时,我们继续向下深挖,就不难发现深蓝的“生意经”到底是如何书写的。简单来说,深蓝的打法与比亚迪类似,靠的就是“平权”二字。
相较于比亚迪的“798”、“998”系列,深蓝汽车的追求则不是一味的“低价”,而是要通过技术与价格的兼顾,实打实地去放大车辆的质价比优势。
比如在深蓝S09这款旗舰车型上,其23.99万到30.99万的价格并不算便宜。但从大型SUV的角度来看,这款车搭载的天衡底盘-S,打出了前双叉臂+后H臂多连杆悬架结构和空悬CDC的组合拳。而在座舱内,中排可横滑双零重力座椅设计、鸿蒙座舱HarmonySpace5车机系统这一系列的产品力,都展现出比较高的品价比优势。
所以,深蓝汽车的平权打法,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好车不用破费”的底层逻辑。当然,我们作为消费者,其实也有价格上的期待。譬如当长安获得更大的运营自由度以后,其自身可以更好地去控制造车成本。那么基于这样一个大前提,深蓝汽车的后续产品售价是不是还有下探的空间?还能继续利好于消费者?
手握技术,深蓝不怕
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之际,深蓝汽车送上一份贺礼:
深蓝L06将搭载全球首款3nm制程工艺的车规级座舱芯片。毫无疑问,深蓝L06这款车或者说这块3nm芯片,见证了深蓝汽车电动平权、科技平权的底气。
事实上,深蓝汽车赶在长安汽车独立升格为央企的前夕,就已经做出了相关的战略性举措——“智领2030”战略。基于新战略,深蓝汽车将在技术服务和产品三大层次全面进阶。其中最核心的,莫过于技术升级。
用过对长安13年新能源技术成果的继承,再加上与华为等头部科技厂商的深度合作,深蓝已经发展处“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智能”的技术路线。
具体来看,深蓝汽车在超级增程技术领域,已经拥有超过1800项核心技术专利,衍生出了原力超集电驱2.0、原力智能增程2.0、金钟罩电池2.0这样的技术成果。举个简单的例子,深蓝超级增程,不仅可以把1L汽油转化成3.63度电能,同时它的金钟罩电池2.0技术还可以做到60万公里无衰减的高度可靠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技术优势带来的体验反馈都是非常直观的。比如深蓝增程车更节油、更高效,后续的使用维护成本很低,符合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用车养车经济性的追求。
而在智能化技术领域,深蓝汽车作为央企新能源NO.1,其实也秉承着相当开放的态度去拥抱大趋势。得益于长安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深蓝也能与华为在智能领域共创并得出了乾崑ADS SE驾驶辅助系统这一技术成果。
目前,乾崑ADS SE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广泛搭载于深蓝S07、L07等售价在二十万以内的车型中。当然,这并不是深蓝汽车技术革新的终点。
随着“智领2030”战略的深入,深蓝汽车预计将在2026年发布120km/h碰撞不起火电池和全球集成度最高、效率最高的电驱技术。而在智能技术方面,全域AI技术则促进着全场景NOA功能的全面普及。
结语:
如此来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3年交付50万台的销量成就,只不过是深蓝汽车的“开场杀”而已。随着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再加上深蓝汽车坚定践行电动平权、技术平权策略的方法论,这家“央企新势力”未来的路还会很长。从技术进阶、技术平权的角度来说,深蓝汽车未尝不能成为来自央企的“比亚迪”。
©神选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51254090
请您登录神选车账号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