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更多
搜 索
手机版
手机版神选车
电商只会冲击批发零售业吗?或许没有行业能独善其身,包括汽车业
原创 天和Auto 2025/7/16 16:03:42 --阅读

“应不应该支持发展电商?”

“电商带来的是进步还是退步?”

“为何有人竭力反对电商,难道商场门店的商品更划算吗?”

“过度发展电商遗患无穷!”

“消费低迷的根源是电商过度的发展,应当鼓励实体经济!”

……

 

应当赞同哪个观点?

笔者认为电商一定需要发展但必须有度,电商应当是实体经济的补充而非替代;过度发展电商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现阶段已经在显现。或许这个话题由笔者来讨论看似不恰当,因为职业是汽车行业分析师;可是汽车行业的数据是有巨大价值的,部分数据可以直观的反映出经济状况。

比如重卡的销量分析可以得出用于经济状况分析的参考,因为任何商品都需要物流运输,陆路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公路运输主要依靠重卡。

反之,经济状况的变化也可以体现于重卡的市场里,两者是唇齿相依的。

 

具体到电商过度发展的危害则可以通过“皮卡”的销量数据来解读,这种车型共计有四大类用户,具体为:

  • 工程建筑业
  • 批发零售业
  • 农林牧副渔
  • 酒店餐饮业

除上述四类主要用户人群以外,曾经的数据显示个人用户占比不足10%。

目前的工程建筑业可不加以评论,暂时应当是活力不够旺盛的;不过电商冲击不到这一领域,但是其余三个领域都是电商的覆盖范围——2025年6月的皮卡车销量为4.8万辆,实现同比7.5%的增长;但是同期出口销量是2.64万辆,也就是说本土市场的皮卡销量低于出口销量,这在之前是截然相反的。而且2024年的皮卡出口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是45%,而2025年6月达到55%。

数据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笔者认为是从事上述三个行业的商家们对皮卡车的需求降低了,降低需求的原因应当包括对门店经营状况的不积极预期,或者是已经减少了部分商户;没有了那么多的商户需要皮卡了,所以皮卡的生产销售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变大了。

当然其中也有降低用车标准,去选择面包车作为工具车的商户。

 

只是为何会降低标准或者退出批发零售业?话题则要绕回电商了。

电商绕过了总经销、代销、分销、批发、零售的所有环节,可以做到直接从源头(厂家)发货;而电商正由于不需要多个环节的分销和批售,于是也就不存在过于高的管理成本,说穿了也就是不需要过多的人力成本。由于电商经营模式具备极大的成本优势,那么电商销售的商品则必然可以具备价格优势。

作为消费者自然更关心商品价格而不是商品的销售者的角色与销售方式。

结果则是电商快速取代了实体门店。

可是实体门店的凋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一批人的失业;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工厂打工,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做办公室,有大量的人在各类批发市场里工作,在各类门店里做销售人员或售后人员,抑或者在经贸公司里工作。

那么一旦出现实体店的闭店潮,这些人则无处去就业。

 

并且从事上述三类的经贸、批发和零售商,其原本在社会中的角色是“中产;”当电商的冲击使其无力经营之后,其必然产生的消费心理变化是从积极到保守。当一座城市中的中产人群在消费方面变得保守,这种保守消费的情绪则难免会向下传递;首先传递到曾经在实体门店工作的员工,随后以点到面的广泛传播,进而必然造成一种现象:通缩。

所谓的通缩可以简单理解为货币流通量减小,说穿了就是人们不花钱购物了。

不花钱购物则门店难以为继,中间所有环节都难以经营;最终会直接影响到厂家,厂家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也得关门,这就是通缩的严重后果之一。

当然生活中的必需品还得去买,实体店不行了,那就通过电商买呗;然而这只会带来更突出的问题,比如造成城市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均衡。

 

不论是经贸、批发和零售商的经营者还是从业者,其作为中产所赚到的钱会在哪里流通?当然主要是在所在城市流通。这样就能繁荣所在城市的经济,城市中的其他行业也能赚到钱从业人员也才有工作去做。

反之,电商只是集中于部分城市。

那么电商创造的产值再高也只是富裕了少数城市,未来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会极大。

没有电商的城市如果再没有工业的话,那还能做什么去发展呢?这些城市在未来还能留住人吗?如果连人都留不住的话,会不会出现一座座的空城甚至死城呢?可是有电商、有工业的城市是不多的,人们不可能都去到那里。

综上所述,电商只能作为实体经济的补充,绝不应该让寡头去帮助城市分配资源;否则现阶段只会冲击快消品销售体系和市场,下一阶段必然会冲击到目前的经济支柱产业,也就是汽车产业。

电商不应该野蛮生长。

 

评论--
天和Auto天和Auto

TA的作品
查看全部
--
--
--
分享至
全部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