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更多
搜 索
手机版
手机版神选车
末班车效应推波助澜,6月车市销量创新高,23款车型月销量超2万
原创 CAR路里 2025/7/9 14:27:35 --阅读

 

自5月份开始,中国车市“反内卷”呼声渐盛,价格战悄悄退潮,补贴断档退坡,金融政策收紧,看上去汽车销售的环境在恶化,不过,长远看的利空反倒引发了“买涨不买跌”的现象。据乘联会发布的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7.6%,月度销量数据较2022年6月的最高水平增长7%,呈现出超强的增长态势。

“末班车效应”发威,刚需消费集中释放

按照乘联会的分析,车市“反内卷”的实质性行动,“末班车效应”反倒使得6月份成为了消费者放弃观望果断出手的重要节点。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消费者的首购比例约30%,而5月份以旧换新申请量则达到了123万辆,较4月份增加了13%,这个数据多数会在6月份转化成销量。6月份国内乘用车厂商生产、批发、零售等数据均创当月历史新高,出口数量则创造了历年各月的历史新高。

6月份全国乘用车批发销量为249万辆,同比增长15.1%,环比增长7.5%,乘用车零售销量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7.6%,出口方面6月份的数据为48万辆,同比增长23.8%,环比增长7.3%。其中,中国自主品牌零售销量为134万辆,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7%,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4.2%。

6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销量为111.1万辆,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8.2%。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为53.3%,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75.4%,豪华车的新能源渗透率为30.3%,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仅5.3%。

中国品牌领跑,十强车企表现稳定

从6月份各车企的表现来看,主流自主车企和主流合资车企在销量方面基本上都实现了同比增长,有5家车企的6月份销量超过了10万辆,占总体市场份额的45%。在狭义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自主品牌占五席,其余为外资或合资品牌。

比亚迪汽车继续排名全车市销量第一,6月份的零售销量为35.2万辆,同比增长25.7%;吉利汽车6月份的销量为19.6万辆,同比增长49.6%,排名第二;长安汽车销量为13万辆,同比增长48.4%,排名第四;奇瑞汽车销量为11.4万辆,同比增长24.6%,排名第五,长城汽车销量为6.3万辆,同比增长26.1%,排名第十。自主五强阵容仍然完整,但差距却逐渐明显。

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实现了同步增长,其中一汽大众的销量为14.3万辆,同比增长7.3%,排名重新回到了第三;上汽大众的销量为9.6万辆,同比增长15.1%,排名第六;一汽丰田的销量为13.8万辆,同比增长13.8%,排名第七;广汽丰田的销量为6.8万辆,排名第八,在前十车企中,广汽丰田是唯一出现同比负增长的车企,销量同比下滑2.3%;特斯拉的销量为6.1万辆,同比增长3.8%,排名第十。

新能源车销量霸榜,燃油车暂时回暖

从具体车型销量来看,6月份批发销量超过2万辆的车型有23款,相较于5月份的15款车型大幅增加,而在今年前几个月表现欠佳的燃油车,再度爆发出了潜力,有11款燃油车的6月销量超过了2万辆。

从销量数据来看,销量前六都是新能源车,其中比亚迪宋系列车型的销量为59026辆,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比亚迪海鸥,销量为51295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Model Y,销量为51253辆,吉利星愿排名第四,销量为41046辆;排名第五的是比亚迪海豹06,销量为29346辆。问界M8、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等高流量车型的6月销量都超过了2万辆。

在燃油车中,6月份销量最高的是瑞虎8,销量为25705辆;红旗H5表现强劲,6月份销量为23126辆。吉利和奇瑞的燃油车在6月份表现突出,吉利旗下星越、博越、帝豪等多款车型月销量超过2万辆,而奇瑞的瑞虎5X、瑞虎7的销量也超过了2万辆。合资品牌车型中,仅朗逸、轩逸、速腾、RAV4的销量超过了2万辆,合资品牌的中型轿车仍然没有月销量超过2万辆的产品。

写在最后

6月份中国乘用车销量创新高,可以理解为受到了“末班车效应”的刺激,是消费潜力的集中释放,进入7月以来,多个品牌的终端价格已经开始上调,非刚需消费者可能会选择继续观望,而7月份预计还将出现较长的高温假,因此,7月份的中国车市不出意外将进入修整期。

评论--
CAR路里CAR路里

用有温度的观点,传递正能量的车市资讯

TA的作品
查看全部
--
--
--
分享至
全部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