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在家用车上总是出问题,造成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现在终于明白对应驾驶系统只是2级的初期水平,可是为什么相同的技术在出租车可以运行良好,而且能达到4级(高度自动驾驶)的标准呢?
相信不止一位读者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出租车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低配车,技术水平往往不够先进;可是现在已经有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但却连“有条件自动驾驶”的家用车都没有,这样的反差确实是令人不解的。然而这样的结果几乎是必然的,因为Robotaxi与常规出租车的概念完全不同,其潜在的价值是巨大的,初期投入的车辆标准自然是极高的,其次还有另一个先天优势。
先讲第一个优势:硬件堆叠和远程操作。
所有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车顶都有一套复杂的传感器平台,看起来就像是一顶帽子;然而其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硬件和控制单元,其中包括但不仅限多个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和各类测量单元,看似有些别扭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其智能硬件标准都是现在的顶级标准。
可是家用智能汽车充其量有1~2个激光雷达,3~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部分摄像头;两个激光雷达基本都是往车头方向侦测的,毫米波雷达虽然可以环绕车身,但是这种传感器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过关键还是远程操作,现在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基本都只符合L4的水平,在特定场景中可以自动驾驶;但是在部分场景中还是需要人工干预;车辆上虽然没有驾驶员,但是系统后台会有监控人员,其不仅可以观察到车辆的运行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后台设备进行远程驾驶操作,就像是“玩游戏。”所以现阶段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实际属于“半远程遥控驾驶出租车,”还没有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的最终目标。
你认为无人驾驶技术成熟了吗?
相信绝大多数汽车驾驶员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客观上也确实没有成熟;那么在这个认知前提下驾驶汽车上路的时候发现路上有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你会怎么操作自己的汽车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工驾驶的车辆至少会与无人驾驶出租车保持合理的或更大的安全车距,也不会和无人驾驶车辆进行互动;毕竟没有司机想要找麻烦,所以大多数司机对于此类车辆都是敬而远之的。
而能够让司机们敬而远之的前提条件是能够被及时发现——出租车的专用涂装起到了这个关键作用。
反之,家用车没有差异涂装。
哪怕是采用非常鲜艳的色彩、非常夸张的设计,在其余司机的眼中也不过是比较夸张的家用车;谁能知道这样的汽车是自动驾驶还是人工驾驶?所以即便有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家用车也不会被其余司机关注,如果其智能驾驶的操作显得笨拙、显得低效率,实际影响到其余车辆的正常行驶,那么这些车则难免被频繁超车甚至别车。
发生交通事故也就不足为奇了。
结语:
无人驾驶出租车有两个先决条件,最重要的是差异化的明显涂装;智能家用车不具备相应的条件,车辆想要不被人工驾驶车辆干扰,则必须做到与人工驾驶车辆的行驶行为和状态一致,否则必然会被“别来别去。”但是系统逻辑和大脑逻辑难以做到一致,车辆的驾驶行为和状态总会有差异;所以家用汽车想要实现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会非常难,能否实现该目标只有拭目以待。
©神选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51254090
请您登录神选车账号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