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已然变迁,跨圈涉足造车领域的小米,其新车竟受到如此高的关注。5月22日,小米YU7正式亮相,旋即引发众多热议,其中关于它能否让Model Y彻底告别神坛的讨论尤为热烈。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早在去年智界R7上市后,Model Y的销量便已锐减大半,增程版上市后订单更是愈发抢手。如今,在花费25 - 30多万购车时,我们更应关注的是,究竟该选智界R7还是小米YU7?
自智界R7纯电版亮相以来,便始终被赋予“纯电世界挑战者”的名号,凭借“六边形战士”般的强大实力纵横驰骋,而其设计与空间表现堪称首要亮点。外观方面,智界R7呈现出纯粹的轿跑SUV造型风格,同时将鸿蒙智行于“得房率”方面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精准契合中大型SUV的标准尺寸,还运用了C点前移、D点抬高的设计思路,使得舱内有效空间拓展至2638mm,“得房率”跃升至89%,彻底告别了轿跑SUV常面临的局促与拥挤之感。
相较而言,小米YU7同样将车身尺寸打造得颇为宽大,两车放置一处时,整体的体量感难分伯仲。不过仔细端详的话,YU7的运动风格会显得更为突出一些,而这也就使得其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舱内的空间。毕竟对于SUV车型来讲,常常要满足多人一同出行的需求,年轻用户在用车时也是如此。再者,在后备箱容积方面,智界R7达到了837L,相较于小米YU7的678L来说,更具优势。所以,若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去考量,智界R7显然能获得稍高一些的分数。
智能科技,谁的技术更领先?
无论是智界还是小米,智能科技无疑是吸引年轻用户的一大产品亮点。智界R7搭载华为顶尖技术,“完整版”途灵平台、HUAWEI ADS 3.3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以及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其中,途灵平台凭借标配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以及空气悬架,再结合前虚拟主销双叉臂和后五连杆独立悬架,使得车身在各类驾驶状态下均能维持更佳的稳定性,同时兼顾运动性能与舒适性。而且还有一系列华为黑科技助力,进一步提升了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动态表现。相比之下,小米YU7仅标配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空气悬架需中高配才有配备,并且没有智能化软件的加持,整体底盘悬架的表现稍逊于智界R7。
在驾驶辅助领域,智界R7搭载了HUAWEI ADS 3.3系统。从硬件层面来看,智界R7配备了华为自主研发的192线激光雷达,这在当前业界属于最高规格配置,其探测距离以及探测精准度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小米YU7所使用的仅为128线束激光雷达,探测距离为200米,相较于R7的250米探测距离而言稍显逊色。
值得一提的是,HUAWEI ADS 3.3的核心优势在于华为智驾技术的全栈自研能力,该技术涵盖了算法、芯片、传感器等整个链条。并且在功能方面,首次实现了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贯通,在全国范围内都适用,而且车辆越开就越顺手。此外,R7后续还将会升级到HUAWEI ADS 4.0,届时用户的驾驶体验将再度得到提升。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智界R7的主被动安全性能极为出色。在被动安全领域,其运用高强度复合材料构建车身结构,车身关键部位更是100%采用潜艇级热成型钢,车身符合C - NCAP五星碰撞标准以及中保研安全指数(C - IASI)的要求。在电池安全方面,R7的电池系统经过华为的严格检测,契合GB38031 - 2025新国标安全标准,并且在设计时融入了多重防护机制,以此降低过充或碰撞带来的风险,保障热稳定性与抗冲击能力。
在主动安全领域,智界R7配备了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据多家头部媒体测试,其依靠AEB(自动紧急制动)与eAES(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彰显出行业顶尖的防碰撞及避险能力。从突然消失的前车,到逆光下的鬼探头情况;从车辆加塞切入,再到骑行者侵入车道,智界R7在这四大极限场景中,以“零失误、零碰撞、零短板”的卓越表现,将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等众多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写在最后:
在设计、空间以及智能科技方面之外,小米YU7着重突出了其835km的纯电续航能力。不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仅有顶配车型具备5C快充能力。而智界R7增程版最长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673km,相比之下,YU7的续航能力似乎难以充分满足年轻用户多样化的用车场景需求。另外,从购车角度来看,YU7作为备受瞩目的新车型,要到7月才会正式上市。在前期,它必然会面临较大的产能压力,即便上市后,可能也无法马上交付车辆。再看智界R7,目前交付情况稳定,而且奇瑞作为大厂,其品质相当可靠。所以,综合各方面情况,现阶段如果预算25万元准备购车的话,选择智界R7更为合适。
©神选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51254090
请您登录神选车账号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