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北京部分区域遭遇冰雹,许多车辆被大小不等的冰雹砸坏;其中自然包括一部分4S店露天停放的待售车。这些车辆现在已经完成修复,以“冰雹特价车”的名义低价销售,其中有部分车辆自称使用了“无痕修复”技术,保证是原版原漆。
那么这些售价可以低几千元到上万元的“冰雹特价车”值得购买吗?
有些网友已经动心了,但还是担心车辆是否会有暗伤。
笔者的观点是“冰雹特价车”是可以考虑的,不过只是几千元到上万元的价格调整幅度还是过于小;类似的修复车辆应当在正常售价的基础之上降低30%左右,否则意义不大。
汽车漆面是整体的,当然还是要按照车门、车顶、保险杠、翼子板的不同覆盖件进行划分;这里所谓的整体指的是同一块覆盖件是一次性完整喷涂的,所以漆面也是一个整体。固化后的覆盖件漆面是有延展性的,理论上能保证在覆盖件一定程度的伸缩、变形后依然保持完整;可是变形程度如果偏大的话,即便从覆盖件内侧把变形的钢板或工程塑料硬推出来或硬拉出来,漆面的整体性也是可能遭遇一定程度破坏的。
说白了就是如果超出漆面延展性,则有可能造成肉眼难以识别的开裂。
同时漆面在钢板或塑料板的附着力也会变差,如果再次遇到按压或碰撞变形;届时本应该不出现车漆开裂或脱落,结果也难免会出现漆面完整性的破坏。
无痕修复是相当“简单粗暴”的。
一般汽车覆盖件除保险杠以外均为金属材料;变形的金属材料想要复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再次使其变形。常见的操作是能从内部顶就从内部顶,比如车门、车顶或引擎盖被冰雹砸变形,那就拆掉内衬板从内部往外顶;过程中需要频繁且短暂的硬冲击,车外漆面整体性难免会有变化。
而更为夸张的是无法从内部往外顶的覆盖件,比如A/B/C柱或翼子板等位置;这就需要用粘着剂把拉杆的顶端固定在变形的位置,之后用弹簧拉缸一次次的往外硬拉。其过程即便没有造成漆面开裂或脱落,但修复位置的漆面附着力必然会大幅下降,也会更容易破碎开裂,所以无痕修复是会留下暗伤的。
同时变形位置也很难修复到原车状态,钣金过的位置用仪器依然可能检查出来。
能把车辆金属覆盖件砸变形的冰雹,其一定能够砸碎或砸穿汽车挡风玻璃。
车玻璃只有前挡采用双层夹胶玻璃,其余位置的车玻璃基本都是钢化玻璃或区域钢化玻璃;只有少数中、高端汽车才会给前排侧窗玻璃或整车玻璃使用双层夹胶玻璃。所以汽车玻璃是比较容易砸穿的,只是考虑到车辆的外形特点,最容易被砸窗的玻璃只有前挡和后挡玻璃。
玻璃的里面是什么?
前挡里面是中控台,后挡里面是座椅或者后备箱。
轿车前后车窗都被砸穿的话,中控台也是有可能被砸坏的;而且有可能会进水,修复不当则可能给车辆留下隐患。
全景天窗、全景天幕是不得不考虑的,其同样会被砸穿;于是座椅难免会渗水,久而久之,座椅可能会发霉。其次有些车辆的后排会有电子屏幕和许多电子配置,在冰雹融化成水之后也有可能造成功能异常或配置损坏。所以遭遇冰雹的汽车是需要全面检修的,也难免会更换一些配件,不能只考虑到车身漆面的修复。
总结:
冰雹特价车比“泡水车”的程度是要好很多的,但也是损伤较大的车辆;这些车的保值率显然会远低于正常车辆,那么车辆是否值得考虑则取决于“特”的程度是否足够大。如果价格下调程度在30%左右则建议考虑,毕竟车辆标准化修复之后可以保证可靠性,重点是车辆依然是一手车。
反之,这些车就不要考虑了。
©神选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51254090
请您登录神选车账号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