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小米SU7 Ultra因碳纤维挖孔机盖宣传与实际功能不符,引发了一场退订风波。小米汽车方面虽表示可协商取消订单,但定金却难以退还,这一做法引发了准车主们的强烈不满。事件的起因在于,小米在宣传中强调SU7 Ultra碳纤维挖孔机盖具备“赛道级设计”“复刻原型车双风道设计”“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等功能,然而,车主提车后发现,该机盖既无气流导引功能,也未明显改善散热性能,内部结构与普通版差别不大,与宣传严重不符。这导致多名车主和准车主组建维权群,质疑小米涉嫌虚假宣传,要求退车退定金。
面对质疑,小米汽车于5月7日发布致歉声明,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未交付订单可免费改配铝制前舱盖;二是已提车和在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将赠送2万积分。但车主们并不买账,认为该方案“避重就轻”,他们的主要诉求是退车及退还2万元定金,甚至有人主张“退一赔三”。
在协商取消订单的过程中,小米汽车方面提出“60天冷静期”政策,即订单暂停排产,原预计交付周期作废,准车主可在60日内决定是否继续提车,若超出60日则视为无提车意愿,再协商取消订单相关事宜。但据小米汽车官方客服表示,72小时后订单若已锁单,取消订单则不退还定金。
从法律角度看,小米汽车单方面提出“60天冷静期”,属于单方变更合同履行约定,可能构成合同违约。若小米汽车被证实存在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双倍定金。这场风波不仅考验着小米汽车的危机处理能力,也为整个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企业在追求营销效果的同时,更应注重产品的真实性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神选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51254090
请您登录神选车账号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