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更多
搜 索
手机版
手机版神选车
为何要扭转商品价格走低趋势,互黑互踩与价格竞争有关系吗?
原创 天和Auto 2025/5/20 13:29:39 --阅读

商品的价格是不是越低越好?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同这个观点。可是近期不仅部分业内人士再次反对价格竞争,就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相关机构或人员也重点讲解了相关话题;观点是非常明确的,简而言之就是低价格的危害会很大。

这样的结论乍看之下或许难以理解,但是细想之后一定能感同身受。

以汽车行业为例,仅2024年一年间就有超4000家经销商门店退网;可是2024年的汽车产、销量都呈增长趋势,为何销量一边增长却又有大批门店退网?究其原因正是价格竞争。如果薄利多销尚可维持合理营收的话,那么就不会出现闭店潮,充其量会出现转品牌的趋势。

 

不论是汽车生产制造企业、供应商企业还是终端零售企业,每一个环节的企业都需要盈利;只有合理的营收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只有企业能够正常运转才能够给员工正常发放薪资。

简单的逻辑:

  • 企业赚钱
  • 员工赚钱
  • 员工消费
  • 门店赚钱
  • 企业赚钱

这是一个合理的循环,而价格竞争只会打破循环。

比如:

  • 企业亏损
  • 员工离职
  • 员工不消费
  • 门店要关门
  • 企业要倒闭

逻辑就是这样。

价格竞争会持续压缩商品利润空间,同时也会压低商品的品质;因为在商品价格降低的同时,企业依然需要维持合理营收,于是则不得不降低商品的制造成本;而制造成本的降低必然会让商品的品质下降,这是没有争议的结论。那么看似通过更低的代价购得相同的商品实际却有很大的品质差异,于是消费热情也难免会降低;届时除生活刚需品以外,其余改善型消费品市场的活力则可想而知,且即便是生活刚需品里的非快消品也会延长使用周期。

 

长此以往,市场上还能保证任何时间、任何场景都有卖家和买家吗?

至此需要考虑的问题则是市场流通性。

可以说价格竞争是从基础影响市场流通性,根本上还是影响产业基础的稳定性。

并且在价格竞争的过程中难免催生出互黑互踩的恶性竞争;因为价格竞争不仅压缩商品的硬件成本投入,同时也压缩了企业的研发成本。依然以汽车产业为参考,燃油车已经许久没有看到过内燃机的技术突破,当然内燃机和变速器技术本也达到了瓶颈期;可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时间仅十余年,然而现在不论是电动汽车还是插混车型,竞争是不是主要围绕那些“视觉科技”的表面功夫呢?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在补贴阶段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新技术和新产品,而现在半年也不见得能再看到技术突破。

当商品无法围绕技术或服务竞争的时候,在商品又难免同质化的前提下;恶性竞争则是必然要出现的结果,于是各种互黑互踩的案例屡屡被曝光。

 

综上所述,汽车产业是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可即便是这一支柱产业也难免遭遇价格竞争的侵蚀;其他领域可见一斑。所以现在应当严格执行反垄断法,打击恶性价格竞争,避免内卷式竞争。

同时任何商品都应当设置底限价格,禁止批发零售企业进销倒挂。

出口方面更应该严禁低价倾销。

汽车产业作为全球化程度最深的产业,应当坚持长期主义,以技术为武器逐步加大本土市场和海外市场占有率。

 

评论--
天和Auto天和Auto

TA的作品
查看全部
--
--
--
分享至
全部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