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更多
搜 索
手机版
手机版神选车
从“性价比之王”到边缘化品牌,雪佛兰怎么了?
原创 敢动派 2025/5/13 12:29:12 --阅读

2025年,雪佛兰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已跌至谷底——全年销量目标被压缩至5万辆,不及巅峰期(2014年76.7万辆)的7%,沈阳工厂关闭、烟台工厂产能收缩、上海车展缺席等动作,更被外界解读为“战略性撤退”的前兆。这一百年品牌的没落,折射出传统合资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的集体困境。

雪佛兰自2005年入华以来,以赛欧、乐风等经济型车打开市场,却也因此被贴上“廉价品牌”标签。尽管2015年后试图通过“梦·创未来”口号转向年轻化、运动化,但中端市场已被别克牢牢占据。例如,迈锐宝XL作为B级车,终端售价下探至11万元,与A级车科鲁泽形成“自相残杀”,品牌溢价彻底崩塌。消费者对其认知仍停留在“高性价比燃油车”,而非智能化、电动化产品,导致新能源车型探界者PLUS月销不足500辆。

2018年,雪佛兰强推三缸发动机车型(如科鲁泽、迈锐宝XL),却因动力弱、抖动明显引发市场抵制,销量暴跌超60%。新能源领域,雪佛兰仅靠畅巡、探界者PLUS等寥寥几款车型支撑,但续航里程(畅巡标定410公里,实测约400公里)、智能化配置(无激光雷达、城市NOA功能)均落后于国产竞品。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7.6%,而雪佛兰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不足5%,彻底错失转型窗口期。

上汽通用内部资源明显向别克、凯迪拉克倾斜,雪佛兰营销预算被大幅削减,终端门店与别克并网运营,售后网络稀疏(全国仅上海一家高端品牌中心)。2025年,别克E5插混版起售价下探至20万元区间,进一步挤压雪佛兰生存空间。雪佛兰虽尝试引入Suburban、Tahoe等全尺寸SUV,但6.2L大排量车型面临一线城市限牌、年检等政策壁垒,2024年累计销量不足300辆,沦为“形象工程”。

雪佛兰的衰落,本质是传统合资车企在华战略失当的缩影——既无法与国产新能源品牌拼技术迭代速度,又难以在燃油车市场与日系、德系竞品打价格战。若无法在2026年前推出基于奥特能平台的爆款车型,或彻底转向“个性化SUV+电动化”细分市场,雪佛兰或将重蹈菲亚特、雷诺等品牌的覆辙,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淘汰样本”。

 

评论--
敢动派敢动派

敢动派 最专业的suv评测导购节目集群。倡导探索精神与分享精

TA的作品
查看全部
--
--
--
分享至
全部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