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更多
搜 索
手机版
手机版神选车
雷克萨斯国产纯电ES,卷成这样的市场有它活路吗
原创 敢动派 2025/4/25 17:12:39 --阅读

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雷克萨斯宣布将在上海金山区独资建设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工厂,规划年产能10万辆,计划于2027年投产。这一战略布局标志着雷克萨斯彻底告别坚持20年的进口模式,并试图通过本土化生产加速其电动化转型。从车展亮相的全新一代ES纯电动轿车及RZ纯电动SUV的配置与市场定位来看,雷克萨斯正试图在豪华电动市场实现“技术补课”与“品牌重塑”的双重突破。

全新一代ES纯电版虽采用封闭式纺锤前脸、溜背轿跑设计等年轻化元素,但其动力系统仍暴露出“过渡性”特征。ES350e单电机前驱版CLTC续航685km,ES500e双电机四驱版续航610km,在800V高压快充普及的当下,其充电效率(未公布具体补能时间)和续航表现与蔚来ET7、特斯拉Model S等竞品存在代际差距。更关键的是,雷克萨斯未在车展中透露ES纯电版是否基于原生纯电平台开发,若沿用e-TNGA架构,其空间利用率、电池布局灵活性将难以与极氪001、小米SU7等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车型抗衡。

RZ SUV:设计激进,但智能座舱仍是软肋

雷克萨斯RZ纯电动SUV虽已搭载DIRECT4电子动态四驱系统,并标配LSS+ 3.0智能安全系统,但其车机系统仍沿用传统燃油车架构。RZ的14英寸中控屏操作流畅度尚可,但语音交互、应用生态等维度与华为鸿蒙座舱、吉利银河N OS系统相比,存在功能单一、响应延迟等问题。若未来上海工厂投产的RZ车型未在本土化开发中深度集成中国供应链资源(如地平线征程芯片、科大讯飞语音),其智能化水平或难满足30万-45万元价位段消费者的需求。

本土化产能的“破局”与“困局”

上海工厂的独资模式为雷克萨斯带来了两大机遇:其一,本土零部件使用率目标超95%,可大幅降低电池、电控等核心部件成本;其二,固态电池研发中心落地后,2026年量产的LF-ZC概念车有望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1200公里”的颠覆性技术。然而,挑战同样显著:中国新能源市场已进入“技术内卷”深水区,小米SU7、智己L6等车型正以“性能平权”策略冲击豪华品牌溢价。雷克萨斯若无法在2027年前实现智能驾驶L3级量产、超快充网络覆盖,其独资工厂或沦为“产能孤岛”。

结语:电动化转型的“生死时速”

雷克萨斯上海工厂的投产时间点(2027年)恰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60%的关键期。全新一代ES纯电版与RZ SUV若想避免重蹈UX 300e“续航虚标”“智能化滞后”的覆辙,需在以下维度实现突破:一是与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本土电池企业联合开发半固态/固态电池;二是将华为ADS 3.0高阶智驾系统、魅族Flyme Auto车机系统纳入供应商清单;三是通过“油电同价”策略重塑价格体系(如ES350e起售价下探至28万元)。唯有如此,雷克萨斯方能在上海工厂的“中国试验田”中,种出电动化转型的“参天大树”。

 

评论--
敢动派敢动派

敢动派 最专业的suv评测导购节目集群。倡导探索精神与分享精

TA的作品
查看全部
--
--
--
分享至
全部评论--
加载中…